• 首页
  • 奇异果体育app正规吗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2025深圳元宇宙VR企业创始人当前困境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88

    在深圳这座以创新为血脉的城市,元宇宙曾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风口,无数创业者怀揣梦想涌入赛道。然而,随着资本退潮、技术瓶颈与市场泡沫的破裂,一场残酷的行业洗牌正让无数创始人陷入家庭与经济的双重泥潭。

    泡沫破裂:从“元宇宙微软”到欠薪跑路

    曾号称“要做元宇宙时代微软”的影创科技,是这场风暴的缩影。该公司一度估值120亿元,连续三年入选“中国VR50强”,却在2022年爆出欠薪200余人,人均被拖欠10万元,社保断缴半年。创始人孙立解散公司群聊、躲避讨薪员工,甚至在高调参加行业展会时遭直播弹幕追债。一名前员工讽刺道:“以前看农民工讨薪觉得遥远,没想到自己成了主角。”这种荒诞现实背后,是行业盲目扩张的代价——影创曾豪掷资金研发AR眼镜,却因缺乏应用场景导致C端销量为零,转型VR后项目烂尾、融资断裂,最终创始人从“行业领袖”沦为“失信者”。

    资本断粮:家庭与事业的撕裂

    元宇宙的高投入特性,让创始人们早已将个人资产与公司深度绑定。一位深圳XR初创公司创始人透露,为维持研发,他抵押了深圳两套房产,甚至挪用子女教育基金。“去年孩子升学择校费都拿不出,妻子提出离婚。”这种故事并非孤例。Meta的元宇宙部门Reality Labs在2022年亏损137亿美元,相当于每天烧掉3750万美元8,而国内大厂如腾讯、字节也相继收缩XR业务,导致供应链上的中小厂商订单锐减。一位为PICO供应光学模组的深圳企业创始人坦言:“仓库积压百万库存,银行催贷电话比家人问候还频繁。”

    技术困局:理想照不进现实

    行业技术瓶颈加剧了创始人的焦虑。比邻星球创始人段志云曾指出,元宇宙需要构建商业生态才能突破技术壁垒,但多数企业仍陷于“概念包装”的怪圈。深圳某元宇宙社交平台投入千万开发虚拟化身系统,却因动作捕捉延迟高达200毫秒,用户体验堪比“僵尸跳舞”,最终用户留存率不足0.3%。更讽刺的是,当ChatGPT掀起AI浪潮时,这些创始人不得不一边应付债主,一边在朋友圈转发“AI+元宇宙”的伪命题文章,试图挽回投资人信心。

    政策与人性:最后的体面挣扎

    面对困境,有人选择“战略性撤退”。2023年深圳南山区某元宇宙公司创始人悄悄注销企业,带着核心团队转型跨境电商,在TikTok直播卖起VR眼镜壳,美其名曰“虚实融合”。也有人坚守残局,如影创员工所述:“孙立还在等新一轮融资,但投资人早转投AI赛道了。”更残酷的是,当《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》等政策试图重振行业时,深圳的创始人们已无暇等待——他们正奔波于法院与家庭之间,在技术理想与现实温饱的撕裂中,吞咽着风口退潮后的苦涩。

    这场元宇宙的集体困局,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失败,更折射出中国科技创业文化中“追风口”的致命诱惑。当创始人将身家性命押注于虚幻的概念时,或许早该听见尼采的警告:“当你在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着你。”

    #深圳#